大葉大學工學院團隊在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獲4金5銀1銅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 大葉大學工學院榮獲佳績
大葉大學工學院參加由中華創新發明學會、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協會主辦的「2024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創下4金5銀1銅的佳績,將於11月21日赴台北領獎。
%E6%81%AD%E5%96%9C%E9%99%B3%E5%AE%9C%E6%B8%85%E6%95%99%E6%8E%88(%E5%8F%B3%E4%B8%80)%E8%88%87%E8%94%A1%E6%B8%99%E8%89%AF%E4%B8%BB%E4%BB%BB(%E5%B7%A6%E4%B8%80)%E5%B8%B6%E9%A0%98%E7%9A%84%E5%9C%98%E9%9A%8A%E6%A6%AE%E7%8D%B2%E9%87%91%E7%89%8C.jpg)
大葉大學方文昌校長(右二)
恭喜陳宜清教授(右一)與蔡渙良主任(左一)帶領的團隊榮獲金牌
方文昌校長表示,大葉大學重視實作學習,以德國師徒制引領學生發揮所學與創意,從生活中觀察問題,進而以發明解決困境。工學院師生根據生活需求和永續發展理念,提出創新思維的發明成果,在「2024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4金5銀1銅。
%E6%81%AD%E5%96%9C%E5%91%A8%E4%B8%AD%E7%A5%BA%E4%B8%BB%E4%BB%BB(%E5%B7%A6%E4%B8%89)%E6%A6%AE%E7%8D%B2%E9%87%91%E7%89%8C.jpg)
大葉大學方文昌校長(右三)恭喜周中祺主任(左三)榮獲金牌
工學院院長李清華指出,金牌作品有:環境工程學系教授陳宜清、員榮醫院副院長涂川洲、博士生蕭于庭、黃勇融、戴碧玲以及大同國中學生丁彥君共同發明的「AI居家臨終關懷照顧系統」,環工系教授陳宜清與博士生戴碧玲、胡軍飛、黃勇融、羅紫寧開發的「萃取陳皮、香椿、薄荷、迷迭香、薰衣草改善狗狗潰瘍性腫瘤與惡臭」,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周中祺指導博士生王偉權、上官莒中、大三生王柏崴、徐崧閔、陳易臻研發的「工業廠房智慧化風險預防診斷與溫室氣體管理輔導系統」,資工系主任蔡渙良、陳縣綉助理教授、碩士生黃柏茗發明的「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銀牌作品有:環工系教授陳宜清、員榮醫院副院長涂川洲、博士生蕭于庭、胡軍飛、戴碧玲、黃勇融開發的「AI吞嚥訓練系統」,環工系教授陳宜清、震亞物聯網科技公司汪能定、博士生胡軍飛、戴碧玲、黃勇融研發的「高壓電絕緣礙子放電雲端物聯監測監控」,環工系教授陳宜清、博士生戴碧玲、黃勇融、胡軍飛、蘇辰宇、羅紫寧發明的「以柑橘類果皮萃取物改善狗狗的淚腺問題與毛髮美白」,環工系助理教授沈善鎰、碩士生陳彥彬發明的「以農業廢棄物製備高效率水質淨化材料」,環工系助理教授沈善鎰與碩士生張原愷研發的「以生物質改質氧化石墨烯回收銅及鎳金屬」,銅牌作品是環工系教授陳宜清與博士生黃勇融、戴碧玲、胡軍飛、蘇辰宇開發的「生態骨灰罐」。

大葉大學資工系開發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
環工系教授陳宜清說,金牌作品「AI居家臨終關懷照顧系統」是與員榮醫療體系副院長涂川洲合作的成果,以改善長者失智生活為目標,透過感測器連結雲端AI程式及資料庫,並透過AI影像生成互動,提供臨終病人陪伴。另一件金牌作品「萃取陳皮、香椿、薄荷、迷迭香、薰衣草改善狗狗潰瘍性腫瘤與惡臭」,選用藥用植物當配方,開發狗狗傷口照護的外用敷料。

大葉大學消防學程開發工業廠房智慧化風險預防診斷與溫室氣體管理輔導系統
環工系博士生王偉權強調,企業永續經營需要重視災害抑制、風險管理與環境保護,師生團隊的金牌發明「工業廠房智慧化風險預防診斷與溫室氣體管理輔導系統」,結合智慧偵測技術,具備溫室氣體監測、監控預警、風險評估及災害預防功能,助力工廠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並協助企業有效預防災害發生。
資工系主任蔡渙良指出,金牌作品「通用型無線交流電能監測模組」利用電壓電流感測器,能計算電壓、電流、功率、用電量、功率因子、頻率六項電氣參數,適用各類電器檢測。該模組可以直接安裝在線槽內使用,無需改動原有電線配置,並搭配無線傳輸裝置,即時將數據上傳至雲端,讓管理者能隨時透過網絡監測生產線的耗電情況,協助產業實現智慧化及計算碳足跡。
%E6%81%AD%E5%96%9C%E6%B2%88%E5%96%84%E9%8E%B0%E8%80%81%E5%B8%AB(%E5%8F%B3%E4%BA%8C)%E6%A6%AE%E7%8D%B2%E5%85%A9%E9%9D%A2%E9%8A%80%E7%89%8C.jpg)
大葉大學方文昌校長(中)恭喜沈善鎰老師(右二)榮獲兩面銀牌
獲得兩面銀牌的環工系助理教授沈善鎰說,「以農業廢棄物製備高效率水質淨化材料」運用台灣常見的不同農業廢棄物當原料,經實驗找出廢水處理的最佳配方,達到廢棄物減量及物質循環利用的目標,「以生物質改質氧化石墨烯回收銅及鎳金屬」同樣是提升水中污染物處理效益的發明,粗估可以減少六成的操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