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護理系攜手社區 青銀共創永續健康
有感於彰化縣65歲人口比例高達17.8%,大葉大學護理學系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種子計畫(USR Hub)「青銀共創永續健康老化服務模式」,老師帶領學生深入社區,透過衛教宣導、健康評估等活動,深化在地高齡健康服務。
大葉大學護理系攜手社區 青銀共創永續健康
有感於彰化縣65歲人口比例高達17.8%,大葉大學護理學系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種子計畫(USR Hub)「青銀共創永續健康老化服務模式」,老師帶領學生深入社區,透過衛教宣導、健康評估等活動,深化在地高齡健康服務。
大葉大學國際語言中心開學前夕舉辦「2023跨文化英語新生營」,透過小隊活動、課堂討論等多元活動,帶領學生認識大葉大學,今年活動也加入YouTube文案撰寫、配音和拍攝剪輯等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製作短影音。
從食安出發 拓展茶文化 大葉大學深耕茶產業人才培育
大葉大學因應中彰投地區茶產業特色,建置製茶技術暨產品研究基地,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從食品安全出發,從茶科學到茶文化,開展茶產業多元面貌,成為大學推廣茶學高等教育的重鎮,新年度也將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種子計畫(USR Hub)「大葉培小葉、一鑫創二業、台灣茶世界鄉」,帶動茶產業創新。
2023台灣國際茶飲文化節創意茶飲比賽 大葉大學奪冠
台灣茶新滋味!大葉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大四生郭宜靜、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位學程大三生陳柏宇,組隊挑戰南投縣名間鄉公所的「2023台灣國際茶飲文化節創意茶飲比賽」,以茶飲作品「完美撞擊」勇奪新秀學生組冠軍,抱回獎金新台幣一萬元。
防範登革熱 大葉大學藥保系驗證精油環境驅蚊效果 獲專利
戶外水盆與積水都可能導致蚊蟲孳生,夏季更是登革熱高峰,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助理教授陳兆群,帶領學生針對環境水盆加入精油後,能否驅趕埃及斑蚊進行研究,證實七種精油具備驅蚊效果,此外,有六種精油不但無法驅蚊,還會吸引蚊子產卵,相關研究成果已取得發明專利。
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種子計畫(USR Hub)「花壇青銀綠色休憩園區精進-白沙文德長沙共慶宴」,結合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帶領大朋友、小朋友跟隨筍農走入竹林,體驗採筍,認識地方特色。
大葉大學攜手溪頂社區 國際生走讀河川 守護清水溪
深耕大彰化地區,實踐在地環境教育工作,大葉大學環境教育中心與田尾鄉溪頂社區共同舉辦「國際生河川走讀活動」,帶領來自法國、索馬利蘭、越南、印尼、蒙古等國家的國際學生,與台灣師生、社區民眾一同進行河川巡守,透過多元夥伴關係的在地行動實作,學習台灣水環境保育策略,成為國際社會責任的種子,期許學成歸國後將成果回饋給母國,循序漸進落實在地與國際的大學社會責任。
綠能永續發展 安全不打折
產官學共同攜手推動儲能案場防火安全評鑑研討會
儀器操作不當可能釀成火災,電池變質也可能導致爆炸,隨著能源轉型綠能發展,防火安全也須不斷升級。SGS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特別攜手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28日下午在內政部消防署舉辦「儲能案場防火安全評鑑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產險業者、系統業者、專技人員等,共同針對儲能系統相關規範、風險評估、火災量化評估等議題,進行專業技術交流。
大葉大學傳捷報
2023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賽奪6金
大葉大學發明團隊挑戰2023年第九屆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與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16個國家的作品同台競技,傳回捷報,勇奪6面金牌。
工學院院長李清華指出,大葉大學以德國師徒制引領學生培養專業、發掘潛能,此次工學院與護理學院發明團隊合作,參加2023年第九屆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創意發明作品涵蓋智慧防災、健康照護、生活應用等主題,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周中祺、大二生王柏崴開發的「建築類文化資產智慧化風險評估與防災設備設計輔助系統」,環境工程學系教授陳宜清、博士生蕭于庭與員榮醫療體系副院長涂川洲合作的「AI健康照護」,醫學工程學系教授賴峯民、大四生巫佩軒、大三生林昱沛、大二生張訓杰發明的「中風病患的智慧化上肢關節復健評估系統」,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義芳、醫工系大四生楊馥瑄、大二生涂皓翔的「輕量化可變型及移位的接駁椅」,電機工程學系主任黃俊杰、助理教授卓昀劭、博士生黃大展開發的「具有高穿透超疏水自潔功能的監視器鏡頭」,電機工程學系主任黃俊杰、博士生鄭鐵扉與雲科大博士生王叡馭共同研發的「高藥效釋放率和高藥效持久性的功能性微針」,都受到評審肯定,6件作品都獲評金牌,其中多項發明都是產學合作的成果,顯見大葉師生的研發能量已成為產業的一大助力。
大葉大學消防學程周中祺老師(左)與大二生王柏崴(右)開發古蹟智慧防災系統
消防學程副教授周中祺指導大二生王柏崴開發的金牌作品「建築類文化資產智慧化風險評估與防災設備設計輔助系統」,是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攜手瑞宸興業的成果,一方面透過演算法來分析古蹟或歷史建築的災害風險與發生頻率,提供防災設備建議,另一方面結合智慧防災技術,在災害發生時,會啟動緊急因應措施,並即時發送通知給管理者,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11「永續城鄉」的願景,相關技術也提出專利申請。
員榮醫療體系涂川洲副院長(左二)與大葉大學環工系陳宜清教授(左一)合作開發AI健康照護
員榮醫療體系副院長涂川洲與大葉大學環工系教授陳宜清、博士生蕭于庭合作的「AI健康照護」,同樣榮獲金牌殊榮。涂川洲副院長指出,因應人口老化的這項發明,不只是指導長輩在家運動,還可以偵測居家長輩的健康情況,裝置會將數據資料上傳雲端,回饋給醫療單位,也會記錄長輩出門跟回家的時間,萬一出門太久,會發送通知提醒家人,偵測到長輩發生跌倒等狀況,也會回報給家人並通知醫院,全面照顧長輩生活。
大葉大學醫工系賴峯民教授(右二)帶領學生研發結合感測器的輔具
有感於全球中風病患增加,年齡也有下降趨勢,醫工系教授賴峯民帶領學生巫佩軒、林昱沛、張訓杰研發「中風病患的智慧化上肢關節復健評估系統」,護具結合感測器,透過量化數值來分析復健成效,讓醫師的評估與治療可以更精準。
大葉大學機械系教授張義芳老師(中)與醫工系合作,開發幫助看護移動病人的變形椅
機械系教授張義芳與醫工系合作,帶領學生楊馥瑄、涂皓翔共同開發的「輕量化可變型及移位的接駁椅」,結合電控技術與醫療觀念,讓照顧臥床病患的看護可以更省力的移動患者,幫助病人上、下床。
大葉大學電機系黃俊杰主任(右二)帶領的研發團隊在韓國發明賽榮獲兩面金牌
電機系主任黃俊杰、助理教授卓昀劭、博士生黃大展發明的「具有高穿透超疏水自潔功能的監視器鏡頭」,運用鍍膜技術與專利製程,讓鏡片有疏水效果,當水落在監視器鏡片時不會遮蔽畫面,位於戶外的監視器拍攝因此不會受到雨天影響。
大葉大學2023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勇奪6面金牌
電機系主任黃俊杰帶領博士生鄭鐵扉、王叡馭研發的「高藥效釋放率和高藥效持久性的功能性微針」,則是透過微針可穿透角質層的特性,讓藥效更好。
大莊國小攜手大葉大學 防災小尖兵開心玩科普
彰化縣溪州鄉大莊國小推廣防災進階校園系列課程活動,與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合作,辦理防災小尖兵科普營隊,從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11「永續城鄉」出發,結合生活與科學、手作與防災,幫助小朋友建立防災及永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