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大葉大學分生系校友返鄉務農 創業隔年年營收突破百萬

張誠書(左二)回母校大葉大學,與分生系師生開心合影

大葉大學分生系校友返鄉務農  創業隔年年營收突破百萬
   
    青年返鄉務農正夯,大葉大學〈Da-Yeh University〉分子生物科技學系畢業生就有兩個成功例子。民國76年次的張誠書回鄉種柿子,第一年總收入20萬元新台幣,第二年變100萬,成功賺進人生第一桶金;74年次的江啟峰創業魚菜共生的「蔬安鮮農場」,推廣環保農法。


    民國98年從大葉大學畢業的張誠書,以前從沒想過要自己當老闆,原本上班領固定薪水的他,從月薪22K做到27K,有一天突然想到,父親年紀越來越大,自己與其賺取有限的月薪,不如回家跟爸媽一起打拼。20133月,張誠書接下家中在大雪山的柿園,7月碰到颱風,果子通通被打掉,一整年的營收只有20萬元,當時覺得很氣餒,但也促使他進一步思索如何提升產值。大學就讀分生系,跟著余聰安老師學習,奠定了植物生理學等知識基礎,他邊學邊試,有問題就向其他人請益,隔年業績成長到100萬元,去年更突破150萬,讓他堅信返鄉務農也能闖出一片天。

    張誠書說,出社會工作後,常常會聽到熱心的人提供工作建議,但適合別人的工作方式不一定適用每個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才重要,只要有目標,數度撞牆之後,仍會願意繼續嘗試。臺灣農產品質具口碑,只是農民缺乏通路,大家也比較少關注。大雪山上的柿農幾乎都超過60歲,不懂得網路宣傳,雖然他種柿子的經驗很年輕,但網路行銷是他的優勢,下一步他想為自家的柿子建立品牌。

江啟峰(右二)回母校,探望大葉大學分生系師長

  另一位大葉大學分生系校友江啟峰,憂心臺灣從2011年塑化劑開始的食安風暴,投入無農藥的魚菜共生研究,20149月創業「蔬安鮮農場」,在臺中市政府「摘星青年、築夢臺中」計畫的補助下,目前在霧峰光復新村設點。江啟峰指出,大學時代跟隨江主惠老師做研究,碩士班與醫院產學合作,讓他累積分生技術和經驗。他研發的魚菜共生,上層種植牛奶白菜,栽培床下養魚,抽水馬達會過濾沉澱含有魚排泄物的水,再供給蔬菜當營養液。不僅完全不使用農藥,還比土壤種植的菜提早10天收成。


    江啟峰回憶說,當初他從博士班休學,租了一間三坪半的套房試營運,剛開始父母都反對,差點鬧家庭革命,但經過多次溝通,家人逐漸認同他提供健康蔬菜的理念。現在爸爸媽媽都到光復新村的店面幫忙,一個月可以賣出850顆牛奶白菜,甚至有客人特別從台北到霧峰購買。除了販售安心蔬菜,「蔬安鮮農場」也推出親子一日農夫活動,希望把環保農法的觀念推廣給更多人。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