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通識課「台灣小說選讀」小說看人生、三行情書傳情意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莊文福助理教授開設的通識課「台灣小說選讀」,一方面透過小說概念介紹、文本閱讀,帶領學生認識台灣小說,另一方面,舉辦辯論、小說接龍、三行情書、歌詞改寫、廣播劇創作等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作深層省思。該課程不只榮獲教育部「現代公民課程計畫績優計畫」補助,更獲評為績優課程。
大葉大學莊文福老師開設的通識課「台灣小說選讀」,舉辦辯論大賽,讓學生省思「安樂死」的意義 |
莊文福老師認為,小說有時候比現實還真實,很多小說裡的情節和議題,都是未來人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因此「台灣小說選讀」不只是增加學生對台灣小說的認知,更希望學生透過作品面對作者,感受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涵,進而和自我的生命體驗結合,作更進一步的思考和反省。課程安排了閱讀、辯論、書寫等互動式學習活動,以提升學生的書寫、思辨、創新和表達能力。
選修通識課「台灣小說選讀」的學生,在課堂上利用短短15分鐘的時間,創作出多首「三行情書」 |
莊老師指出,教材之一的洪醒夫小說〈吾土〉,描述父母生病,需打昂貴的嗎啡止痛,兒子為了幫父母治病,把僅剩的田地都賣了,最後父母卻因不願拖累小孩選擇自殺。他除了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閱讀〈吾土〉,還安排了一場「你贊成台灣實施安樂死制度嗎」辯論大賽,讓學生去省思「安樂死」的意義。有學生提出「瀕死痛苦者比死者更痛苦」,也有學生說「我們不能替病人做決定」,還有學生直言「生命的價值不能用錢衡量」。每件事物都有正反兩面,除了課本的講授,他更希望能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觀點。
選修通識課「台灣小說選讀」的學生,針對「安樂死」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
莊老師進一步說,他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書寫「三行情書」,短短15分鐘就出現許多佳作。即將畢業的國企系大四生李孟儒,以「人生就像一部沒劇本的電影/無法排練/只允許NG,但不能重來」述說自己的人生觀。分生系二年級的蔡宛庭,透過三行情書感謝辛苦工作的爸爸:「天未亮,就能聽到你的出門聲/等我畢業了/換您賴在床上聽我出門的聲音」。國企系四年級的張謙士,則寫下「想回家吃飯/不是因為沒錢/而是想念媽媽的味道」,傳達對媽媽的愛。他鼓勵學生們,或許父母親生日當天,學生無法回家和家人聚餐,但他們可以透過簡訊或郵差,傳一封滿載祝福的三行情書給爸爸媽媽。
歐語系一年級的黃于容同學說,她很開心能修到「台灣小說選讀」這麼有意義的通識課,不只是學到相關知識,課堂上還有很多書寫活動,包含:三行情書、小說接龍、小說續寫、映像彰化等,讓她有機會體驗以前沒接觸過的創作方式。她印象最深的是,期末的辯論大會以「安樂死」為主題,她本身贊成安樂死,卻抽籤抽到反方,為了能在辯論台上以理服人,她和同組的夥伴花了很多時間查資料,去理解兩方的意見,學到許多東西。
大葉大學通識課「台灣小說選讀」,學生創作「三行情書」傳情意 |
大葉大學通識中心主任宋秀娟補充說,大葉大學已連續四年通識課程計畫獲教育部補助件數名列全國第一,「台灣小說選讀」更是獲教育部評選為績優課程的通識課程之一。大葉大學的通識課程絕對不是營養學分,而是學生探索自我和跨領域學習的舞台。課程除了教室裡的知識講授,也搭配藝文活動、校外參訪、行動學習、學生競賽等學習活動,啟發學生潛能,幫助學生培養多元能力與全人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