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2011新世代交叉設計營」讓東西方工藝美學交鋒相映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2011新世代交叉設計營」以茶葉文化為主軸
舉辦「設計與文化美學的邂逅」設計營  東西方工藝美學交鋒

    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現正於台北盛大舉行,此次展覽不僅是全球首次跨領域的設計展,更邀請了台灣30個設計系所,以30個設計主題於1017開始同步展開「2011新世代交叉設計營」。學生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設計大獎的大葉大學,也是「2011新世代交叉設計營」的主辦單位之一,工業設計學系以茶葉文化為營隊主軸,引導學員們體驗「設計與文化美學的邂逅」。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以茶葉文化為營隊主軸,引導學員們體驗「設計與文化美學的邂逅」
(左一為工設系德國籍主任Johann Geiger   約翰 蓋格先生)

大葉大學特別邀請到德國設計師Isabell Anhalt(伊莎貝爾.安哈德)擔任營隊總指導,並安排知名茶藝家沈甫翰講授茶藝,陶藝大師蔡榮祐的媳婦張翎哲也為學員們介紹茶席設計。此外,除了演講與分組討論,也帶學員們走訪南投的手工藝博物館,期能透過地方工藝美學與茶葉文化的結合,傳統工藝技術與現代設計美學的交鋒,激發出更多更新的創意。

活動第1天,德國設計師Isabell Anhalt為大家簡介西方的茶葉歷史。她指出,茶葉初由東方傳到西方時,並不是飲料,而是被當成藥,因此價錢非常高,只在貴族間流傳。直到咖啡屋、沙龍的出現,茶葉才漸漸傳到知識分子間,接著連婦女等也開始飲茶了,茶葉成為西方普遍的飲品。

大葉大學特別邀請到德國設計師Isabell Anhalt(左一)擔任營隊總指導,Isabell Anhalt為大家簡介西方的茶葉歷史。

Isabell Anhalt同時強調,一個新東西的引進並不單是多了一樣東西,還會產生許多連動的影響,比如:當茶葉廣泛被接受,原本早上喝湯的習慣逐漸由喝茶取代,因而產生了新的生活型態。此外,飲茶也帶來了茶器的需求,西方傳統餐具以金屬類器具為主,用來泡茶會因為過燙,變得不易拿取,當時東印度公司除了進口茶葉,自然也引進茶壺、茶杯,西方就以這些來自東方的茶具為藍本,思考如何製作茶器,設計出西方銀器與中國花瓶結合的茶壺。她也說,茶壺設計隨著時代不斷演變,但茶壺的基本原型是不會變,因為茶葉需要伸展空間,也需要適度保溫,因此不管外觀怎麼變化,仍以矮胖為主。

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Johann Geiger(約翰.蓋格)認為,文化是不斷演進的結果,認識歷史將有助於了解文化,了解文化才能更掌握事物精神。當我們看見一個作品,卻看不出作品的精華處,那是因為我們不夠熟悉文化背景,不知道為何要這樣設計。以茶壺與茶杯為例,茶壺的圓胖壺身,來自於茶葉膨脹空間的需求;茶杯的廣口,則有助於香氣的散發。

知名茶藝家沈甫翰(中)為學員們講授茶藝

工設系楊旻洲副教授表示,茶葉文化歷史悠久,然而,現在路上隨處可見的卻是咖啡,也許跟咖啡的香氣比茶更容易散發有關,也或許有其他文化因素,為什麼咖啡會取代茶?茶要如何讓更多人看見?這些都是設計茶器可以思考的地方。

現就讀大葉大學工設系四年級的龔家正說,「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是全球性的設計活動,很高興能透過設計營參與此一盛會,此次大會以「交鋒」為主題,營隊課程同時提供了東方與西方的茶葉文化知識,讓他激發出許多創意的火花。

設計營也安排學員們參觀大葉大學聞名遐邇的九大設計工房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系三年級的劉宜芳同學也認為,她對產品設計與文創產業相當感興趣,設計營的課程內容讓她對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她希望自己可以做出東方文化與意境融合的茶器作品。

擔任此次營隊聯絡人的謝明憲助理補充說明,「2011新世代交叉設計營」是「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的系列活動之一,匯集了台灣30個設計系所,針對「設計與文化的融合」、「設計與科技的融合」、「設計與環境永續的融合」三大面向,擇一主題作為營隊核心,於1017日至20日同步展開43夜的設計營,在21日進世貿展區布置展覽,22日至30日展出成果。大葉大學所舉辦的「設計與文化美學的邂逅」設計工作營,屬於「設計與文化的融合」議題。

值得一提的是,大葉大學除了主辦「設計與文化美學的邂逅」設計營,設計暨藝術學院的學生們也以不同形式參與「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榮獲「2011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數位動畫類金獎的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學生王妤安、陳志育、羅玉樺、曾斯含,獲得數位動畫類佳作的視傳系畢業生李秉政、許漢文、高慈敏、李姿儀蔣承翰、林子勛、陳澤生、顏竹君、俞兆隆、柯慧玲,以及獲得產品設計類佳作的工設系畢業生陳沛瑜、洪佑穎,都將於1022日至30日在世貿1館展出得獎作品另一方面,曾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工設系畢業生張以理,也以扎實的設計背景獲選為「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會」的導覽員。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