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大葉大學徐泰浩院長「冬蟲夏草」研究論文榮登國際期刊年度最受歡迎文章榜首


大葉大學徐泰浩院長「冬蟲夏草」研究論文
榮登國際期刊年度最受歡迎文章榜首

    大葉大學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院長徐泰浩從1990年就投入冬蟲夏草研究,是台灣最早使用液態發酵來培養冬蟲夏草真菌的學者。徐院長撰寫的論文〈冬蟲夏草中神祕蟲生真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系統性回顧論述〉,2013年發表在國際期刊《傳統與補充醫學期刊》(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簡稱JTCM),是目前國際上有關冬蟲夏草回顧性論文最完整且最新的文章,榮登期刊年度最受歡迎文章榜首。


大葉大學生資學院院長徐泰浩已投入冬蟲夏草研究二十多年

    大葉大學生資院徐泰浩院長表示,《傳統與補充醫學期刊》主要刊登傳統醫學、預防醫學和膳食療法相關研究論文,任何讀者不需付費即可免費下載。他所執筆的〈冬蟲夏草中神祕蟲生真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系統性回顧論述〉刊登在第3卷第1期,根據出版商統計,該文去年被2,510人次瀏覽,文章被下載398次,相當於每天被6.87人閱讀,每天被下載1.09次,具有高度國際影響力。

    徐泰浩院長說,大家對冬蟲夏草其實一知半解,現有研究中也有很多錯誤。二十多年前他剛開始研究時,到中藥店買冬蟲夏草藥材,大多數店家和中藥典籍都說它是很像蟲的植物,但冬蟲夏草並不是植物,而是由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蟲所形成的蟲體形態非植物類藥材。過去菌種保存中心販售的冬蟲夏草真菌,也在2000年被專研DNA的學者指出菌種錯誤,許多現有研究因為使用了錯誤的菌種,因此無法作為後續研究的參考資料。

大葉大學徐泰浩院長(右)冬蟲夏草研究論文,榮登國際期刊年度最受歡迎文章榜首

    徐院長指出,冬蟲夏草藥材無法用人工培養,生長在海拔3千到5千的林地,以中國大陸來說,主要產自西藏、雲南、四川等地,曾有研究者詢問雲南當地的居民為什麼吃冬蟲夏草,民眾表示要預防近視。最近的研究也發現,冬蟲夏草除了傳統中藥典籍中所說的「益肺腎」,以及一般人所知的調節免疫功能,還具有抗糖尿病、抗憂鬱與記憶學習改善等多種生物活性。1990年他投入冬蟲夏草相關研究時,冬蟲夏草藥材每公斤售價不到新台幣一萬元,如今冬蟲夏草藥材已經是目前全世界最昂貴的中藥材,品質好的每公斤售價高達新台幣百萬元以上,價格幾乎與黃金相當,在中國被視為「軟黃金」。

    徐泰浩院長進一步說,獲得年度最受歡迎文章榜首的研究論文,是他23年研究經驗加上閱讀700多篇冬蟲夏草生物活性相關研究的成果,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釐清冬蟲夏草「藥材」和冬蟲夏草「真菌」的差異,有系統地引用229篇文獻,發現冬蟲夏草擁有超過30種不同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調節、抗腫瘤、抗發炎、抗氧化、抗菌、保肝、益肺腎、抗糖尿病等,並就冬蟲夏草的學名、無性型、遺傳多樣性、生態與寄主、發酵培養等論述進行爬梳,為目前國際上最完整且最新的冬蟲夏草回顧性論文。


※徐泰浩院長聯絡方式0937-592335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