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大葉大學推出消防工程管理數位轉型研習班

 

                                                    大葉大學積極舉辦消防安全研習活動

大葉大學推出消防工程管理數位轉型研習班

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推出「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以實務導向為核心,透過分階段課程安排,協助學員掌握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工具的應用實務,從規劃設計、材料數量、施工與進度管理,到設備維護與緊急應變,全面強化公共安全管理效能。首波研習有418日、523日、620日三個場次,報名網址http://dyu.edu.tw/c8420,歡迎參加。

 

大葉大學推出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

本次研習班因應少子化導致的人力資源挑戰,以及AI與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對工程管理帶來的變革需求,特別聚焦數位轉型在消防領域中的實務應用。課程透過平台操作實作、案例導入分析與經驗交流座談,說明數位化如何透過即時監控、資料整合、AI決策與標準流程建立,達到提升效率、降低風險的管理目標。

 

大葉大學辦理各式活動,促進消防安全技術交流

研習內容橫跨六大面向,包括設計圖資由紙本轉向BIM與雲端協作、材料數據與庫存整合管理、施工與進度透過IoT與儀表板即時掌握、設備維護改用行動掃描與雲端紀錄系統,並結合智慧調度與警報機制進行緊急應變,大幅提升決策速度與應變效率。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暨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教授何岫璁指出,消防工程領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數位工具的導入不僅能提高作業效率,更能強化風險評估、資料分析與決策應變能力。他進一步指出,台灣消防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在面對人力不足與技術轉型的雙重挑戰時,更需要依靠數位化工具來協助企業建立標準流程、強化品質控管,進而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與永續發展能力。

 

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主任周中祺表示,隨著社會進入高齡化與智慧化階段,傳統工程管理模式已難以因應現代災害應變需求,學系長期致力於推動數位應用與實務訓練結合,期盼藉由研習班平台,培育具備數位能力的消防專業人才,提升整體社會安全韌性。本研習班不僅提升學員專業技能,更回應產業對數位轉型與人力優化的迫切需求,未來也將持續與產業界攜手合作,推動智慧安全管理與工程教育創新發展。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大葉大學資工系研發無線電能監測模組 勇奪中華系統性創新學會金牌

 

          大葉大學資工系蔡渙良主任(右)、陳縣綉老師(左)與研究生楊皓宇(中)的發明獲得金牌

大葉大學資工系研發無線電能監測模組

勇奪中華系統性創新學會金牌

 

大葉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蔡渙良主任、陳縣綉助理教授指導研究生楊皓宇開發「具積體電路匯流排介面的無線交流電能監測通用模組的系統性創新實作」,運用電壓電流感測器與資訊系統,讓產業碳足跡盤查智慧化,且發明專利成本不到3,000元,比市售產品更具成本效益,參加中華系統性創新學會「2025系統性創新研討會暨專案競賽」,勇奪專案競賽獎金牌。

 

大葉大學資工系蔡渙良主任(右)指導研究生楊皓宇(左)做實驗

資工系碩士生楊皓宇表示,歐盟已在202310月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台灣也要求高碳排產業要在2026年提交碳盤查報告,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帶來的法規變動,產業需要新技術來協助溫室氣體監控和產品碳足跡盤查。實驗室團隊運用電壓與電流感測器,結合韌體運算技術,開發「具積體電路匯流排介面的無線交流電能監測通用模組的系統性創新實作」,感測電壓和電流後,馬上計算出電壓、電流、功率、用電量、功率因子、頻率六項電氣參數,通過無線網路上傳資料到雲端物聯網系統,讓管理者即時掌握用電情況與計算碳足跡,一旦發生異常會馬上發送電子郵件通知。

 

大葉大學資工系開發無線電能監測模組

蔡渙良主任指出,這項發明不但適用於常見的110V220 V單相交流電,也能用於工業用的三相交流電,電能數據在長期收集後,還可以導入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分析,提供節能策略。相較於市售的電力功率表要價格3萬到4萬元,此專利產品的成本大約為2,500元至3,000元,更具成本效益,發明的關鍵技術已取得專利,並且成功應用在金屬產業和食品製造業,協助企業進行產業溫室氣體盤查及產品碳足跡盤查。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華語中心舉辦畫臉譜活動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舉辦三美文化活動「畫臉譜」,帶領國際學生認識臉譜的象徵意義,並親手繪製中國傳統戲曲臉譜,感受京劇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開心展示自己畫的臉譜

活動中,設計學系主任鄧婉玲引領學生了解中國京劇臉譜的獨特符號與色彩象徵,並幫助學生們在繪畫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創意,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專屬臉譜,體驗色彩繽紛的文化之旅。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的創作成果

華語教學中心主任彭涵梅指出,學習華語不只是語言與文字,更包含文化的認識,因此華語中心以「美感」、「美饌」、「美境」三美為主題設計活動,豐富國際學生的文化體驗。此次「畫臉譜」活動即結合創意與文化,讓學生們透過實作感受戲曲文化底蘊。

 

大葉大學華語中心透過畫臉譜讓國際學生認識戲曲文化

來自印尼的學生海可嵐表示,他結合自己國家與到大葉學華語的相關元素,在臉譜上畫了印尼花紋、美麗的花朵,並加上漢字「福」字。

 

大葉大學越南學生(左)與印尼學生(右)介紹自己畫的臉譜

越南學生鄭氏玉英說,畫臉譜的過程很好玩,她今天穿了紅色的衣服,臉譜跟衣服一樣選用紅色當主體色,再搭配上黑色、白色、黃色。

 

大葉大學攜手偏鄉學校 科普市集點燃科學夢

 

                                                   大葉大學到華龍國小辦理科普市集

大葉大學攜手偏鄉學校 科普市集點燃科學夢

 

大葉大學執行國科會科普計畫「大手攜小手科學齊步走-臺中市偏鄉科普活動:SDGs行動」,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師生前往桃園龍源國小與台中華龍國小,辦理科普市集活動,透過實作學習啟發小朋友的興趣,提升科學素養。

 

大葉大學消防學程師生教龍源國小小朋友做鴨鴨笛

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周中祺表示,科普計畫透過科學遊戲闖關的方式,讓小朋友親手操作,將科學概念轉化為生活中的樂趣。比如冰棒棍製成的「鴨鴨笛」,結合了震動原理,小朋友只需吹氣就可以發出聲音;「可愛動物爬呀爬」則是運用摩擦力讓小動物移動,小朋友在遊戲中探索科學奧秘。

 

大葉大學藥保系帶華龍國小小朋友體驗空氣砲

大葉大學藥保系帶龍源國小學童玩毛毛蟲大車拼

產學中心主任、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特聘教授吳建一指出,此次科普市集設計的教案活動包含「空氣砲」和「毛毛蟲大車拼」。「空氣砲」以紙箱和氣球等作為材料,當紙箱內的空氣受到擠壓後,反彈力道經過小孔釋放時會形成風流,讓小朋友進而理解動能轉換成氣流的科學原理;「毛毛蟲大車拼」則是利用石頭摩擦鐵釘產生震動,使橡皮筋上的毛毛蟲移動,幫助小朋友認識摩擦力與震動的關聯。

大葉應日系學生榮獲國際交流基金全額補助 赴日研修

 



                赴日研修成果發表會,大葉應日系陳紫妍同學(前排右四)與全體研修生合影

大葉應日系學生榮獲國際交流基金全額補助  赴日研修

 

大葉大學應用日語學系長期致力於拓展國際交流,與日本多所大學與專業機構維持良好合作,積極為學生爭取出國學習的機會。今年度更獲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關西國際中心」肯定,提供應日系學生1名免費赴日參與「カウンターパート学習者訪日研修(國際對應學習者赴日研修)」的寶貴名額。

 

大葉大學應日系陳紫妍同學(中)向日本小學生介紹台灣

應日系選派陳紫妍同學於2025211日至326日參加為期44天的冬季研修,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日語學習者(27)齊聚一堂,展開充實而感動的學習與交流旅程。研修內容豐富多元,包含日本語教育、異文化交流、主題式學習、實地考察與成果發表,全面提升學生的日語運用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大葉大學應日系陳紫妍同學(左)體驗花道課程

此次研修特別強調「學以致用」,安排學生親身走訪日本多個地區與機構,包含大阪、奈良、廣島等地,深入了解日本社會與文化。陳紫妍同學不僅前往當地小學與日本孩童互動,更在參訪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與資料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生命教育的價值與和平意識的重要性。此外,學生們亦參訪知名企業「KOKUYO」,體驗日本企業的創意與職場文化。

 

大葉大學應日系陳紫妍同學(左)獲頒研修結業證書

除了豐富的實地活動,課程亦安排圍繞「SDGs永續發展」、「觀光與多文化共生」、「日本飲食與生活文化」、「日本教育與社會」等主題的專題學習,學生們透過課堂與實地所見,完成小組討論、研究,最後在「主題學習發表會」以全日語進行專題發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研修學員共同展示研修成果,並獲得了自信與成就感。

 
大葉大學應日系陳紫妍同學(右一)參加國際交流基金會安排的花道課程

陳紫妍同學認為,這次去日本研修真的是一段非常特別的經歷!不只讓她更理解 SDGs 的精神,也在語言、跨文化交流、團隊合作上收穫很多。每天跟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一起上課、討論、發表,雖然有挑戰,但也很有成就感。特別是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與奈良的實地研修,讓我更深刻體會到和平與永續的重要。這 44 天真的讓她成長很多,學會了如何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未來希望能將這次的學習經驗應用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並且持續關注 SDGs 的議題,為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大葉大學應用日語學系主任李美麗表示,為提升學生國際移動力與就業競爭力,系上積極與日本多所大學、國際交流基金、企業與文化機構合作,建立完善的海外研修與交流體系。除本次研修外,亦提供短期赴日文化研習、日本大學交換、日本大學雙聯、海外實習等多元化學習機會,期盼學生能在校內外課程中,將語言、文化與專業能力融會貫通。

 

副主任林美秀表示,未來應日系將持續拓展國際合作與學生海外學習機會,協助學生透過實地研修與國際交流,打造屬於自己的國際視野與人生舞台。

大葉USR團隊啟動大村共創新篇章 共識會議聚焦社區健康、文化與公共空間共融

 

                                          大葉USR團隊去年幫貢旗社區打造裝置藝術

大葉USR團隊啟動大村共創新篇章

共識會議聚焦社區健康、文化與公共空間共融

 

大葉大學USR計畫「大村共創:健康福祉設計融合計畫」三月份分別於貢旗、南勢、擺塘三個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三場次的社區共識會議,為114116年三年期的USR推動揭開序幕。此次會議由計畫主持人、大葉大學設計學系賴建源助理教授主持,偕同設計系劉宜芬、謝明憲老師及創意設計中心顧問吳婉宜老師,邀集三地社區代表與地方仕紳齊聚一堂,共商未來合作藍圖,攜手開啟在地共創的新里程。

 

大葉USR團隊到貢旗社區辦理共識會議

計畫聚焦於三大核心目標:健康福祉促進、公共設施優化與地方經濟發展,回應大村鄉人口老化、公共資源不足與農業廢棄物閒置等課題。延續112113年間與貢旗社區合作廢棄葡萄藤植物染的良好基礎,本計畫將進一步整合產業特色、設計創新與在地資源,強化社區凝聚力與永續發展力。主持人賴建源老師指出,將透過人體工學設計、無障礙公共設施與健康促進活動,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與參與感,同時運用永續環保材料設計社區友善座椅與戶外設施,營造更安全、舒適的公共空間。

 

大葉USR團隊與南勢社區交流

賴建源老師也說明,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核心精神,在於帶領學生深入社區、參與公共議題。老師們將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實際參與計畫操作,將社區作為學習場域,結合跨領域教學與實作經驗,讓學習成果真正回應在地需求、落實於社區發展。他強調:「感謝大村鄉長期以來的支持,我們將持續以設計為媒介,連結人與人、人與環境,實現社區共好,並培養具備社會關懷力的新世代人才。」

 

大葉大學USR計畫到擺塘社區舉辦共識會議

在地社區代表踴躍回應,展現高度參與與合作意願。貢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國淮表示,近年在大葉大學師生的長期陪伴與協作下,社區逐步展現新風貌。未來期望能將社區目前的運動課程融入休憩設施設計,藉由設計思維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與生活品質,打造兼具功能與文化的公共空間。

 

南勢社區與大葉USR團隊合影

南勢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木道指出,南勢社區對此次與大葉大學的合作充滿期待,若未來場域規劃涉及私人土地,協會也將主動擔任溝通橋樑,協助整合地方資源,攜手推動社區整體發展與空間優化。照服員黃采婕亦表示,期待透過大學端的設計能量,協助打造具社區辨識度的空間意象,並結合地方居民擅長的編織等傳統技藝,發展融合文化與創意的在地文創品牌,深化社區特色,提升外部認同感。

 

擺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呂美華則表示,希望能與設計團隊合作,結合在地產業優勢,如手工皂、葡萄鳳梨酥等,由學校協助進行品牌形象與包裝設計,強化產品的市場辨識度與附加價值,開拓更廣的行銷渠道,讓社區產品走向更大的舞台。

 

本計畫結合大葉大學多位跨領域師資共同投入,包括設計系劉宜芬、謝明憲老師,運動健康系黃娟娟老師,多媒體數位內容學士學位學程吳旻書、李中魁老師,空間設計系高漢瑞、林碧絹老師,以及創意設計中心黃子坤主任與顧問吳婉宜老師,展現豐沛的專業能量。

 

透過本次共識會議,三地社區與大葉大學USR團隊共同凝聚發展願景,展現高度的共創精神與執行決心。此舉不僅是對地方需求的積極回應,更是邁向永續、共融社區的一大步,讓健康與文化在大村鄉落地生根,開展嶄新的社區生活樣貌。

大葉大學文昌國小科學營 科普教育向下扎根

 

                                                 大葉大學前往文昌國小舉辦科學營

大葉大學文昌國小科學營 科普教育向下扎根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師生到彰化縣福興鄉的文昌國小舉辦科學營,活動結合綠能知識與實作體驗,透過遊戲引領小朋友了解科學原理與永續發展,推動科普教育向下扎根。

 

大葉大學消防學程學生教小朋友做鴨鴨口哨

大葉大學產學中心主任、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特聘教授吳建一指出,科普教案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學童們在遊戲與實作中,學習科學的基本概念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比如「紙風箏」透過風箏飛行的伯努利原理,讓學童認識流體力學;「毛毛蟲大車拼」讓小朋友透過石頭摩擦鐵釘產生震動讓毛毛蟲移動,學習摩擦力與振動的關聯;「空氣砲」運用壓縮空氣的反彈力道,把動能轉換成氣流;「我不是水晶寶寶」介紹潔淨能源和微藻技術,讓學童了解微藻水晶顆粒在廢水處理、生質能源、減碳等方面的應用,培養未來綠色能源人才。

 

大葉大學藥保系帶領文昌國小學童動手做認識潔淨能源

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主任、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主任周中祺表示,科普計畫「大手攜小手科學齊步走-臺中市偏鄉科普活動:SDGs行動」得到了國科會的補助支持,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優質教育」與「多元夥伴關係」為基礎,透過「紙火箭」、「鴨鴨口哨」等科普活動啟發學童對科學的興趣,深化「永續科普」、「生活科普」、「應用科技」等領域的科學素養。

 

文昌國小學童開心展示大葉大學師生教他們做的紙風箏

文昌國小校長陳宇杉感謝大葉大學持續為學生提供科普教育的學習機會,陳校長說,學校一直積極與校外資源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大葉大學吳建一主任和周中祺主任共同辦理的科學營,豐富了小朋友的科學知識,更幫助他們開拓學習視野。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大葉大學企管系碳排提案 獲E化系統創意應用競賽佳作

 

        大葉大學企管系碩士生陳子郡(右)、吳旻翰(左)與多媒體學程大四生蔡梓萍(中)在E化系統

大葉大學企管系碳排提案  E化系統創意應用競賽佳作

 

大葉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生陳子郡、吳旻翰與多媒體數位內容學士學位學程大四生蔡梓萍,在陳怡萍老師的指導下,組隊挑戰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舉辦的「2025 E化系統創意應用競賽」,以提案「區塊鏈技術在碳排放數據透明度中的應用」榮獲佳作。

 

大葉大學企管獲E化系統創意應用競賽佳作

企管系碩士班的陳子郡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以及碳中和目標的推動,碳排放數據的透明化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傳統管理方式存在可信度不足、標準不一致、數據篡改風險高、多方協作困難、透明性低等問題,所以他們想透過不可篡改性的區塊鏈來解決,可以設計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易用平台,不僅能公開碳排放數據,方便公眾來監督企業的環保作為,還可以增加數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激勵企業更加積極的展開節能減碳行動。

 

                                               大葉大學企管系碩士生陳子郡(右)、吳旻翰(左)

與多媒體學程大四生蔡梓萍(中)挑戰E化系統

吳旻翰同學說,他以創業為目標,因此選擇就讀企管系,期許自己培養統整領導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陳怡萍老師鼓勵他參加比賽累積經驗,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找老師討論,很開心這次能在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的競賽獲得肯定,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也獲得成長的機會,目前他和同學正著手挑戰其他賽事,一步步往創業夢想邁進。

 

大葉大學企管獲E化系統創意應用競賽佳作

多媒體學程的香港學生蔡梓萍表示,家裡是經營蟲控公司,透過物理性防治蟲害,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她對跨領域和永續議題很感興趣,因此選擇雙主修企管系,希望可以學習專業知識,幫家裡商業模式創新。在陳怡萍老師的課程學到企業環保議題和碳排觀念,促成他們組隊提案,從想到寫出提案再到做簡報,大概花了一、兩個月時間。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