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中藥論壇 各界籲培養藥師
「2015臺灣中藥產業前瞻論壇」昨天在大葉大學舉辦,探討台灣中藥產業現況,出席踴躍。 記者凌筠婷/攝影
大葉大學昨天舉辦「臺灣中藥產業前瞻論壇」,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在會中說,台灣沒有正式「中藥師」證照考試,導致中藥產業出現「有醫師沒藥師」的問題,他認為中藥是一種專業,應該有更多訓練與培養,建立相關考試制度刻不容緩。
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系主任張世良表示,台灣的中藥生技產業正蓬勃發展,中藥草保健食品的市產產值可達新台幣250億元;但目前藥學相關科系培育出來的學生大多成為西藥藥師,中藥沒有藥師,民眾的用藥安全難以把關。
張世良表示,中藥生技產業未來大有可為,現在卻沒有中藥師制度,舉辦這項論壇邀請產、官、學各界代表交流意見,希望建立中藥發展創新環境。
黃怡超認為,中國大陸學者屠呦呦日前以中藥青蒿治療瘧疾榮獲諾貝爾獎,可見中藥產業的榮景指日可待;但中醫和西醫目前在台灣所占比例是1:7,中醫僅占健保的4%,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全台目前僅有8個藥學系,中藥學分所占比例相當少;藥師考試中,中藥考題比例也很少,但其實中藥博大精深,一般藥學系中的16個中藥學分,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中藥知識,未來應該創設中藥學系,訓練專門的人才。
大葉大學藥保系講座教授何偉真說,西醫用藥針對病症,中醫著重全身調養,中、西藥應該互相搭配使用,學生必須對中、西藥的特性與藥效都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全面性地照顧病患身體。
(來源:http://udn.com/news/story/6928/1281167-%E5%A4%A7%E8%91%89%E5%A4%A7%E5%AD%B8%E4%B8%AD%E8%97%A5%E8%AB%96%E5%A3%87-%E5%90%84%E7%95%8C%E7%B1%B2%E5%9F%B9%E9%A4%8A%E8%97%A5%E5%B8%AB )
台灣中藥產業前瞻論壇 年產值上看千億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中草藥已被視為臺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生技產業之一,年產值上看千億。29日「2015臺灣中藥產業前瞻論壇」在大葉大學登場,中藥相關產、官、學界人士齊聚一堂,針對中藥產業現況、實際需求與管理政策等議題提出建言,期能為中藥產業發展開創新局。
大葉植物與保健學系主任張世良表示,生技產業是政府積極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中藥生技產業蓬勃發展,臺灣中草藥保健食品的市場產值年餘新臺幣250億元。然而,目前藥學相關科系培育出的人才多半成為西藥藥師,中醫系所學子則報考中醫師,導致中藥產業出現「有醫師沒藥師」的問題。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指出,憲法規範醫師有中醫師、西醫師、牙醫師三種,但藥師考試僅有西藥師,600分的考試題目不到30分與中藥相關,且很少有藥師投入中藥產業。目前臺灣中醫藥國考只有中醫師,面對三千多家中醫診所的人才需求,規劃中藥師專業知識課程與實習場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黃怡超也以「從臺灣看21世紀中醫藥事業之前景與挑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強調,中國研究者屠呦呦日前以中藥青蒿治瘧疾榮獲諾貝爾獎,預示著中藥產業的榮景。中醫、西醫目前在臺灣所佔的比例是1:7,但中醫僅佔全民健保3-4%,因此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療效性、安全性、品質可說是中醫藥的三大關鍵,需要更多學者與產業參與,整合彼此的力量,才能讓臺灣傳統中草藥更上層樓。
大葉大學藥保系講座教授何偉真說,現行法規藥師只要修過16學分就可當中藥調劑人員,但藥學系所畢業生幾乎都不會選擇中藥為職業,且中草藥藥材種類繁多,食材與藥材共食是否會造成干擾,都是專業學問,因此中藥師人才嚴重缺乏。中、西藥的特質不同,各有優點,中醫用藥重視全身調理,西藥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果能中西相互為用,將能發揮最好的功效。(來源: http://www.taiwanhot.net/portal.php?mod=view&aid=706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