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媒體報導轉載--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高校合作開創華人崛起

兩岸/大葉校長武東星:高校合作開創華人崛起

中央日報 (2015-04-13 10:05)
 面對2016大選,台灣各界憂心影響兩岸發展,包括高等教育交流。台灣私立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不須過度顧慮台灣政黨輪替兩岸會起變化,特別是高教交流不會改變,因為兩岸發展教育是國民黨民進黨的共識。  

 武東星,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所 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NAMI研究院研發總監、台灣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台灣虎尾科技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經濟部工業技術研究院光電所工程師等。 

 武東星強調,「未來華人崛起的世界,不只是大陸的、也是台灣的」,台灣不只面對大陸,大陸也不只是面對台灣,兩岸都面對全球的競爭,未來兩岸利用彼此合作,讓各高校發展出特色,而且對所在地要有貢獻,這是兩岸高校攜手努力的空間。 

 武東星評估,雖然台灣有時因眼前的民眾反彈,讓兩岸交流產生一些猜忌,但不需要讓長遠的規劃停擺,兩岸交流本來走走停停,不用過多擔心,因該利用此時,檢視兩岸還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武東星強調,兩岸教育合作是趨勢,也是兩岸交流重要的一環,台灣應更開放學生到大陸研修學分採認,授權各校自主審查學生的授課內容、考試內容,而承認該學分,讓學生更有意願到大陸探索未來。 

 武東星表示,推動兩岸高校的學生互訪是學校應該要重視的議題,讓學生到海外走一走,培養國際力及視野,現在台灣有許多青年在大陸工作,與其等步入職場再慢慢摸索,應該在求學時期就增加學生的大陸視野、了解大中國市場,即早規劃自己的布局。 

 武東星提到,近期台灣內政部移民署懲處8所高校禁止兩岸交流申請,但是這是各校個別的事件,不會影響到兩岸交流,兩岸要多談合作、少談競爭,合則兩利,大家看彼此的優點。

 武東星表示,許多台灣高校都想跟大陸高校簽交換生辦法,目前台灣「教育部」規定在大陸高校認可名冊(大陸985及211工程)的129所學校的,才可以制定兩岸的雙聯學制。雖然限定嚴格,但教育部」年審查台灣高校申請兩岸姊妹校還是高達一千多件,多數涵蓋研修生、教師交流、校際合作。 

 武東星提到,大陸高校非常支持學生在寒暑假到海外研修,類似優秀學生培訓,藉由來台灣可以認識到不同的學習環境,增加國際視野,常常聽到有學校全額補助來台灣,例如福建省教育廳有推閩台教育合作計劃,推出校辦企專班,在大陸讀三年、台灣讀一年。 

 武東星觀察說,其實陸生的限制有漸漸減少,如陸生每次進出台灣都要加簽「入台證」,今年1月已經改成2年多次進出台灣一次簽證。前一陣子陸生納入健保法案也已經送到立法院審議,但其實民間保險公司有推出陸生的醫療保險,有些陸生在大陸有投醫保或社會保險的適用範圍有包含台灣,讓陸生在台灣的生活更有保障。 

對於近幾年台灣高校因「少子化」產生衝擊,武東星表示,大學教育創新轉型不表示就是「退場」,政府應該參考大陸高校「校辦企」成功經驗,讓兩岸攜手在全球開創一條華人崛起的路線。 

 武東星表示,現今高等教育的風潮,重視產學的實作訓練,大陸的高校都會利用寒暑假讓學生會到「校辦企」的工廠、企業實習,為什麼台灣沒有這個管道讓學生有實習的機會。過去青年要創業很難,但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學生靠一台電腦,藉由創意包裝商品,就可賺到第一桶金,學校應該要透過學習加強學生與社會接軌。 

 武東星認為,過去高校是少數菁英可以念的,找工作不是問題,但是當大學文憑普及率越來越高,大學不能只是專研高深的學術,必須要落實照顧學生的未來,應該要創造出一個生活實驗園區「Living Labs」,在校園內規畫教學場域、實習場域、創業場域,讓大學與社會接軌。 

 武東星提到,因為目前台灣禁止大學辦企業,但是為了學生的實習成效,推動兩岸高校交流,特別是一些大陸民辦學校與校辦企業緊密結合的經驗,很值得台灣的大學參考。

 武東星強調,台灣的高校很多不是問題,代表民間願意投資許多資金到教育事業,高等教育創新轉型,退場不是唯一的選擇,如果台灣高校都能經營得很健康,縱使學生來源變少,還是可以在兩岸攜手之下,在全世界組出自己的特色。 

 武東星建議,台灣在教育創新,應該參考大陸高校的經驗在「教育性質」及「一定規模下」,興辦營利事業,重點在教育不是與民爭利,過去台灣的高校都有在校內設置實習商店,未來應該要擴大發展。雖然學校以教育目的興辦的企業,經營成本會比較高,但是正規的職場環境,可以提升台灣勞動水平,也可活絡地方發展。 

 武東星說,另外台灣也應允許大學在一定規模下成立實驗工廠,以「前店後校、前校後廠」,透過成立附屬機構。例如彰化縣有一所「員林農工」,從日據時期就生產一款醬油,品質很好,市場反應也不錯,卻不能申請工廠登記證,只能在校內的合作社販售,政府必須思考學校的需求,跨部會研商,訂一個專法,鬆綁校辦企的限制,讓學校有多元的財源。 

 武東星感嘆,在台灣大學的學雜費不是一件教育議題,已經成為政治議題,藍綠兩黨都不想碰學雜費調漲,但是學雜費沒有差異化,各大學怎麼多元化發展,如果透過開啟「校辦企」這條活路,學校將研發技術投入生產、販售,增加學校自主性財源收入,解決眾多問題。(陳恆光編)
 【中央網路報】


詳全文 兩岸/大葉校長武東星:高校合作開創華人崛起-政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413/14167316.html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