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大葉大學工學、生資學院聯手研發利用藻類生質開發多元生化產品,獲科技部千萬元專案補助


大葉大學利用藻類生質開發多元生化產品
    大葉大學施英隆教授、吳建一副教授、余世宗副教授、張玉明教授、陳小玲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藻類生質開發多元生化產品之計畫」榮獲科技部私校研發能量計畫31,200萬元補助。歷經3年的研發,成功完成藻類篩選、培養優化、反應器設計、運用藻類生產生質柴油、藻類廢棄品再利用一系列成果。


大葉大學施英隆教授(左)主持的「利用藻類生質開發多元生化產品之計畫」,研發微藻製作生質柴油等一系列成果

    計畫總主持人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施英隆表示,過去和現在是石油經濟的時代,依賴石油當燃料,利用石油萃取物當物品原料。但燃燒石油會造成空氣污染,且專家預測石油可能在40年後用完,如何解決石油短缺帶來的燃料和化學原料匱乏問題,是大家共同關心的。3年前開始的「利用藻類生質開發多元生化產品之計畫」,探討如何利用藻類製造生質柴油,作為石油的替代品,同時研究微藻製油過程產出的甘油,與最後殘餘的藻渣,又可以做哪些轉化跟應用,讓整個製程更環保、對環境也更友善。


大葉大學吳建一副教授篩出三十多種藻株

    施英隆教授進一步說,藻類生長快速,且廢氣跟廢水都是藻類的營養來源,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解決空氣汙染問題。微藻在生長過程會產生油脂、天然色素、抗氧化劑等元素,萃取油脂可當生質柴油,取代石油當燃料。另一方面,微藻轉化為生質柴油會產生附屬品甘油,他們透過微生物發酵的方式,低成本、有效率的把甘油轉換為化學原料。製油的廢棄品藻渣,同樣可藉由微生物發酵處理,變成酒精、天然抗氧化劑。不但能解決環境問題,更充分利用藻類生質當原料,生產出多元的生化產品,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研討會或期刊發表。


大葉大學余世宗副教授開發光生物反應器

    余世宗副教授指出,他們從小型的光生物反應器開始測試,透過控溫、光照量測等方法,評估環境條件對微藻生長速率的影響,接著以容量30公升的中型光生物反應器做模擬,實驗結果發現,微藻只要培養兩週左右就可以產油,100公克的微藻約可產生35公克的油脂。此外,他們設計開發了節省空間的塔式光生物反應器,能更有效地大量培養微藻。


大葉大學利用藻類生質開發多元生化產品(後排:左一余世宗副教授、左二施英隆教授、左三吳建一副教授)


    跟隨吳建一老師進行藻類篩選實驗的生物產業科技學系碩士生吳信諺說,為了找出生長快速又適合製油的藻類,他們到處採樣,從彰化沿海地區一路蒐集,連台東和澎湖都去了。取回來的水樣成份很雜,每瓶都要經過23個禮拜的分析,才能找出最純的菌種。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總共篩出三十多種藻株,最後選出油脂含量高,並且耐高酸鹼值、耐高二氧化碳濃度、耐高溫的微藻G3H3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