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大葉大學暑期華語營 印尼、菲律賓學生體驗台灣文化

 

大葉大學舉辦暑期華語營,幫助國際學生認識台灣

大葉大學暑期華語營 印尼、菲律賓學生體驗台灣文化

 

大葉大學舉辦暑期華語營隊,來自印尼與菲律賓的國際學生不只是學習華語,也透過書法、烹飪等文化課程認識台灣。

到大葉大學參加華語營的國際學生開心展示書法作品

此次營隊由大葉大學國際處與華語教學中心共同規劃,課程結合語言學習與文化體驗,內容多元有趣。李世傑國際長表示,大葉大學致力推動國際交流與華語教育,暑期營隊一方面提升國際學生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讓他們深入了解台灣文化,建立對台灣的好感與連結,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國際青年選擇台灣作為學習與發展的起點。 

大葉大學暑期華語營安排豐富的體驗課程

設計學系主任鄧婉玲表示,為了讓學生更貼近華人文化,書法課特別從寫自己的中文名字開始,進一步練習春聯中常見的「春」與「福」字,除了使用傳統毛邊紙,還讓學生體驗斗方書寫,認識春聯的形式與寓意,感受漢字書藝之美。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鄧婉玲主任(右)教國際學生寫書法

來自印尼的學生康永福分享,他是第一次接觸書法,覺得非常新鮮有趣,透過老師的講解,不但了解到漢字的結構,也進一步體會到漢字的文化底蘊。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鄧婉玲主任(左)教學生寫自己的中文名

餐旅管理學系的林言叡老師帶領學生製作翠玉鮮蝦盞,認識台灣料理,學員們開心地說回家要做給爸爸媽媽吃。 

大葉大學餐旅系教國際學生做台灣料理

來自印尼的高中生毛美愛,目前在GROW Education and Business Consulting學習華語,她表示,希望未來有機會來台灣留學,因此參加這次遊學活動,藉此了解台灣的教育環境與教學模式,謝謝大葉大學安排豐富的課程,她最喜歡烹飪課,自己做料理很有成就感。

大葉大學菲律賓假日學校烘焙藝術營 體驗麻糬與擂茶

大葉大學舉辦菲律賓假日學校烘焙藝術營

 

大葉大學菲律賓假日學校烘焙藝術營 體驗麻糬與擂茶

 

大葉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舉辦「菲律賓假日學校烘焙藝術營」,迎來37名菲律賓學員,展開為期十天的文化體驗之旅,其中,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結合台灣茶文化,特別設計了茶點麻糬與客家擂茶的教學活動,讓國際學員從實作中認識台灣飲食文化。

大葉大學讓菲律賓學員在動手做中認識台灣文化

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助理教授許文光帶領學員體驗傳統麻糬的製作,運用糯米粉、水、冰糖、花生粉等材料,經過蒸煮、搓揉與裹粉等步驟,一顆顆Q彈可口、香甜誘人的花生麻糬順利完成。 

大葉大學藥保系許文光老師(左二)教學生製作麻糬

林芳儀老師介紹具備古人養生保健智慧的客家擂茶,讓學員認識這道兼具藥食同源與文化意涵的傳統飲品。課程中,學員親手使用擂鉢與擂棒,研磨茶葉、黑白芝麻、花生及穀類食材,最後沖入熱水調製成一碗營養豐富的擂茶。 

大葉大學文化體驗課程,各組合作製作擂茶

國際長李世傑表示,藥保系獲教育部114-116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獎助,執行「安心葉興百業邁()向全世界」計畫,此次「菲律賓假日學校烘焙藝術營」特別結合大葉大學實作學習與茶文化特色,透過動手做,學生不僅學到烘焙技巧,也能深入了解台灣米食、台灣茶與多元文化的精髓,菲律賓學員在活動過程積極參與,展現出濃厚的興趣。來大葉大學不只是可以學習華語,更能認識台灣文化,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參加大葉遊學團,體驗學校在國際化教育與特色教學的成果。
大葉大學讓菲律賓學員體驗傳統麻糬的製作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大葉大學打造全國首座SDGs校園實踐場域 榮登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台第46名

 

大葉大學結合SDGs,積極推廣永續教育

大葉大學打造全國首座SDGs校園實踐場域

榮登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台第46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THE Impact Rankings),台灣僅53所學校入榜,大葉大學列全球1001-1500全台第46名,在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項目尤其表現突出,名列全球401-600名。

大葉大學打造全國首座SDGs校園實踐場域

陳郁文校發長指出,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7個分項為評比標準,評估大學在推動永續發展方面的具體貢獻。大葉大學不只是建構綠色校園,更積極與社會接軌,透過「大彰化地區永續策略聯盟」將永續教育推廣至地方社區、中小學及各級機關團體,擴大永續影響力,因此能夠在國際排名獲得佳績。

大葉大學設計多款教案,讓學員認識廢棄物再利用

陳郁文校發長進一步說,因應全球面臨的氣候變遷與永續挑戰,大葉大學結合校園特色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建構全國第一座SDGs校園實踐場域,包含「水循環再利用系統」、「友善栽植與生產」、「碳盤查、森林碳匯」、「日照樂活」、「潔淨能源」五大主題,形成跨領域、多元應用的學習與研究平台,讓學生從實作中深刻理解永續精神,成為具備全球視野的綠色未來人才。

在大葉大學校園可以看到各式植物

陳郁文校發長表示,去年啟用的「友善栽植與生產」SDGs校園實踐場域,以環境友善的種植方式栽培原料,再透過初級加工與功能性分析,應用於食品、保健、美妝甚至醫藥領域,同時將萃取後的廢棄物回收為有機肥料,實現完整的循環經濟與淨零碳排。學校也設計了咖啡渣再利用、葉脈書籤等DIY體驗活動,讓學員製作天然驅蚊蚊香或是撿拾落葉製作吊飾,推廣綠色生活與環保創新,呼應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的核心精神。

國小學生參訪大葉大學,製作葉脈書籤

大葉大學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獎助10件 應日系創新教學表現亮眼

大葉大學應日系林美秀老師(左)、李美麗老師(中)、洪良倩老師(右)通過教育部114年教學實踐計畫 

大葉大學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獎助10

應日系創新教學表現亮眼

 

大葉大學在114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再創佳績,共有10件計畫獲得獎助。其中應用日語學系就通過3件,展現深耕教學創新的成果,外語學院副院長李美麗更是連續7年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肯定。 

大葉大學應日系執行教學實踐計畫,課程讓學生分組協作,共同進步

民國108年至114年連續7年榮獲「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獎助的外語學院副院長、應用日語學系主任李美麗強調,應日系致力於推動教學創新,透過合作學習提升成效,幫助學生接軌實習與留學,每年都有多位老師榮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新年度的計畫她將運用心智圖、提問、口語表達、學習鷹架等教學方法,深化學生的文法學習,同時搭配異質分組,讓學習成效高與低的學生互助,共同提升語文能力與思辨能力。

大葉大學應日系課程讓學生合作學習

應日系副主任林美秀表示,過去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時,以合作學習開展,新計畫除了延續合作學習的基礎,還會加入拼圖法,在老師講解文法後,會給學生相關課題,引導小組進行討論與分組,課程也會導入小組競賽與遊戲等元素,提升課堂參與度與學習興趣。 

大葉大學應日系透過教學實踐計畫提升學習成效

洪良倩副教授認為,聽力課程不只是語言輸入,語言輸出一樣重要,課程將結合聽寫、跟讀、個人練習、小組練習等多元活動,協助學生在聽說能力的進步。

 

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主任張淑微指出,教育部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鼓勵教師從教學現場出發,透過研究與實踐改進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大葉大學歷年來都有不少教師獲得獎助,成果豐碩。 

大葉大學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張淑微主任(右)積極推動教學實踐計畫

今年通過的10件計畫包含:應用日語學系李美麗教授的「導入MAPS教學法於日語語法課程之教學實踐研究」、應用日語學系林美秀助理教授的「融入多元合作學習方法提升日語學習成效 之教學實踐研究」、應用日語學系洪良倩副教授的「耳聽為王:日語聽力挑戰實踐計畫」、環境工程學系陳宜清教授的「以問題導向探索教學於淨零綠領人才培育之教學實踐」、歐洲文化與旅遊學士學位學程林亞娟助理教授的「遊戲式與體驗式學習對「遊程規劃與設計」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設計學系賴建源助理教授的「專案導向學習的實踐力:CAD/CAM技術應用於文化創意設計」、護理學系許貞媛副教授的「融入Zuvio平台對護生孤獨感、自我效能與學習成效之探討」、會計與資訊管理學系常棕盛副教授的「對話式AI與圖像工具應用於專案管理課程:提升學生專案技術與學習之成效」、餐旅管理學系謝惠珉助理教授的「團隊導向學習結合案例教學以提升學生於「運動營養學」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能力」、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張淑微副教授的「當學生變成老師-結合服務學習於妝品調製課程以提升學生專業知能之教學實踐研究」。
大葉大學應日系老師分享教學實踐計畫心得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夏日生態奇景 大葉大學校園獨角仙大爆發

 

獨角仙在大葉大學校園成為夏日景觀

夏日生態奇景 大葉大學校園獨角仙大爆發

 
大葉大學自然生態提供獨角仙良好的生長環境

隨著夏日獨角仙繁殖季來臨,大葉大學校園內出現「獨角仙大爆發」的景象,特別是在空中花園的光蠟樹上,聚集了大量的獨角仙,形成獨特的生態奇景,吸引不少師生觀賞、拍照。 

大葉大學樹上有許多獨角仙,吸引師生拍照

汪漢英總務長指出,獨角仙喜歡食用光蠟樹的汁液,因此聚集在樹上,「獨角仙大爆發」反映出校園環境的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大葉大學綠意盎然的校園環境,也提供了豐富的植物與落葉堆積,形成良好的腐植質土壤,適合獨角仙幼蟲的生長,因此57月繁殖季可以在校園裡見到大量獨角仙出沒。歡迎喜歡昆蟲的民眾或是生態攝影愛好者來學校觀賞,也提醒大家守護自然美景,不任意捕捉,才能維持生態永續。 

大葉大學校園獨角仙大爆發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設計走入社區 大葉USR計畫實踐在地共創

 

大葉大學設計系執行USR計畫,以大村鄉為場域

設計走入社區 大葉USR計畫實踐在地共創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專業設計與社區需求的連結,大葉大學設計學系於113學年度第二學期推動「大村共創:健康福祉設計融合計畫」,將課程結合USR計畫目標,帶領學生深入大村鄉社區場域,從田野調查出發,回應在地高齡福祉與農廢再生的公共議題。課程成果結合共融式公共座椅設計與在地文創商品開發,邀請貢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參與回饋,深化產學社三方交流,展現USR精神在教學與實踐間的整合力量。 

本計畫為教育部第四期USR實踐計畫,承襲USR-Hub「傳統新生」成果,聚焦「高齡福祉」、「農廢再生」及「社區共融」三大核心。設計學系特別於課程中導入兩大主題:「新產品開發與設計」對應戶外公共座椅設計、「文創設計」對應農業廢棄物文創應用。學生在課程初期前往合作場域進行田野調查與居民訪談,掌握社區需求與文化脈絡,再以此為基礎發展創作概念。

大葉大學設計系舉辦文創設計課程期末發表

設計學系大三生張瑋宸於公共座椅設計中嘗試融合人體工學與在地景觀,她表示,最困難的是如何兼顧造型美感與實際使用的舒適度與耐久性,這次透過比例模型模擬使用情境與社區回饋,更深刻體會如何將設計與實用性取得平衡。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學生展示公共座椅設計模型

參與「文創設計」課程的二年級陳芮琪同學,則以大村早期產業藺草編織與紅磚意象為靈感進行商品創作。她說,在設計發想階段,重新認識了大村的歷史與文化,也學會了手作技能。但在傳達文化意象時遇到困難,像是圖像表達未能準確呈現社區的燕子意象,這是未來要改進的地方。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學生展示以社區特色為靈感設計的文創商品

期末發表邀請貢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國淮與總幹事賴世助到場,擔任地方文化顧問,針對學生的設計概念與成品提供實務回饋,協助學生理解設計與現場需求的落差與可行性。賴國淮理事長肯定學生設計潛力,並表示:「學生的作品展現出對地方的用心觀察與實踐能力,也讓社區居民感受到設計力的溫度與可能性。」 

貢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賴國淮(右二)及總幹事賴世助(右一)對大葉大學學生設計的共融式座椅提供回饋建議

計畫主持人設計學系賴建源老師指出,此次課程的核心目標,在於將實際社區場域作為教學平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真實議題,並透過專業設計回應地方需求。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精神,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是行動實踐,讓設計走出教室、走進人群,進一步培養具社會關懷與實作能力的新世代設計人才。

大葉大學設計學系賴建源老師(左一)帶領學生到貢旗社區田野調查,深入了解在地資源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大葉大學餐旅系、烘焙學程參加首爾廚藝挑戰賽,獲2金1銀5銅3佳作

大葉大學餐旅系烘焙學程  首爾廚藝挑戰賽奪金

大葉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位學程前往韓國,參加世界廚師協會(WACS)官方認證的「首爾廚藝挑戰賽」,與台灣、韓國、中國、泰國、菲律賓、澳洲等8個國家、650位選手同台競技,表現亮眼,榮獲2153佳作。 

大葉大學烘焙學程榮獲首爾廚藝挑戰賽1金3銅

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位學程在蔡振彰助理教授的指導下,大一生粘程傑勇奪創意馬卡龍金牌,大二生葉蔚諭獲糕點展示銅牌,大二生楊芝迎獲盤飾甜點銅牌,大一生鄭頤萱獲盤飾甜點銅牌。餐旅系由彭建治教授領軍,大三生鍾耀慶榮獲西餐雞肉現場烹調金牌、台式炒米粉銅牌,彭建治教授獲冷熱義大利麵烹調銀牌,大一生陳貴蓮獲西餐雞肉現場烹調銅牌、歐姆蛋三明治佳作,大二生鍾耀樂獲西餐海鮮現場烹調佳作、歐姆蛋三明治佳作。

 

榮獲創意馬卡龍金牌的烘焙飲調學程大一生粘程傑表示,比賽要製作出一甜、一鹹口味的馬卡龍,鹹食他嘗試了剝皮辣椒、芹菜、酸黃瓜等材料與煙燻鮭魚的組合,反覆嘗試找出美味的配方,並將馬卡龍做成台灣黑熊造型,甜食選用芒果、百香果與紅烏龍茶搭配,很謝謝蔡振彰老師的指導,讓他抱回金牌。


大葉大學烘焙飲調學程大一生粘程傑馬卡龍作品奪金

烘焙飲調學程的葉蔚諭、楊芝迎、鄭頤萱都是馬來西亞學生,從零基礎一步步學習烘焙,此次在糕點展示與盤飾甜點項目奪得銅牌,學生們感謝老師的教導,讓他們能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餐旅系的鍾耀慶、鍾耀樂是兄弟,哥哥鍾耀慶中學時就喜歡在廚房幫媽媽的忙,大學選擇往餐飲發展,他說現場烹調比賽規定要在45分鐘內完成兩盤,他第一次試做花了75分鐘才做好,為了比賽練習了4個月,反覆與彭建治老師討論,改良流程與口味,雞肉捲可吃到火腿、雞腿肉、慕斯三種層次,除了雞肉捲還有白酒奶油燴雞肉,一次可享受兩種主菜,很開心能拿到金牌。

大葉大學餐旅系的鍾耀慶(左)、鍾耀樂(右)兄弟一起練習廚藝

弟弟鍾耀樂受到哥哥的啟發,轉系到餐旅系,雖然才學一年,但勇於挑戰,首次參賽就展現潛力,拿到佳作,他希望未來可以跟哥哥一起創業開餐廳。 

大葉大學餐旅系大三生鍾耀慶西餐雞肉現場烹調金牌作品

餐旅系一年級的陳貴蓮說,參加「首爾廚藝挑戰賽」不只是練習過程提升技術,比賽期間也看到其他選手的廚藝,收穫很多。

 

大葉大學餐旅管理學系教授彭建治指出,「首爾廚藝挑戰賽」是獲世界廚師協會(WACS)官方認證的國際廚藝賽事,學生們雖然都是大學才開始學習廚藝或烘焙,但學生們肯學也肯練,經過反覆練習讓技藝精進,因此能獲得好成績。

大葉大學烘焙飲調學程粘程傑同學(左)奪金,感謝蔡振彰老師(右)指導

大葉大學推動消防數位轉型 深化產學實務交流

大葉大學辦理課程協助消防產業數位轉型

大葉大學推動消防數位轉型 深化產學實務交流

 

面對 AI 科技快速發展與災害風險持續演變的雙重挑戰,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攜手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持續推動數位化技術發展,辦理「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系列課程,協助產業提升應變效率與管理效能。第三場課程以「案例應用分享與實務交流座談」為主軸,特別著重於數位化管理與人工智慧分析工具的實務應用,並深入探討其在工程管理流程中所能帶來的整體效益與價值。 

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在大葉大學登場

課程中介紹多項數位技術在消防工程各階段的應用案例,包括風險預測與輔助決策、透過即時監控系統強化現場管理、藉由資料整合與自動化流程建立標準作業機制,進而提升系統穩定性與執行效率。此外,也說明如何將這些技術導入既有作業流程中,協助企業降低營運風險、改善維運成本,同時創造新的服務價值與商業模式。 

大葉大學辦理三場次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暨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教授何岫璁博士指出,消防產業正處於數位轉型的關鍵階段。由於人力資源日漸短缺,加上災害型態與規模不斷變化,傳統以人力為主的工程模式已無法有效應對當前挑戰。透過導入科技工具與人工智慧分析系統,不僅能提升作業精準度與應變速度,也能減少對人力的高度依賴。他進一步強調,這類數位工具的導入,不僅具有實際管理效益,也具備轉化為長期服務型商品的潛力,為消防產業開拓全新的發展方向。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何岫璁介紹消防工程數位管理

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主任周中祺則表示,該系長期以來積極投入數位治理與智慧防災的實務研究與教育工作,面對新興風險與產業轉型需求,系上將持續透過辦理實務導向的研習課程,協助從業人員強化數位能力,同時協助企業評估科技導入的可行性與效益。他認為,未來的消防工程管理應以數據為基礎、以智慧化為手段,朝向高效率、可持續且具韌性的系統發展目標前進。 

大葉大學歡迎學員參加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


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